“對我們惠陽來說,臨深是最大優勢,融深是最大機遇。主動參與‘雙區’和‘兩個合作區’建設,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發展,既是必須完成的政治任務,也是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?!?月27日上午,在惠州市惠陽區第六次黨代會上,惠陽區委書記翟偉鋒在代表五屆區委向大會作題為《加快融入深圳都市圈發展 奮力譜寫“智造高地·活力惠陽”新篇章》的報告時說。
翟偉鋒表示,立足全市,惠州市委、市政府高規格出臺《搶抓“雙區”建設重大機遇 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行動方案(2021-2023年)》,充分表明全力支持、主動參與“雙區”建設的堅定決心,為惠陽積極主動融入深圳都市圈發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行動指南。進入新發展階段,立足發展新方位,惠陽要緊緊抓住當前一系列歷史性機遇,充分發揮區位、產業、交通、資源等綜合優勢,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,在主動支持構建服務新發展格局中深化對標學習、合作對接、協調聯動,加快融入深圳都市圈發展,奮力譜寫“智造高地·活力惠陽”新篇章。
關鍵詞:四大優勢
惠陽是惠州融深“橋頭堡”深圳東進“第一站”
五年來,惠陽引進了一大批高成長科技型企業,成為大灣區投資創業的熱土。同時,交通建設全面升級提速,“豐”字道路交通、廣汕高鐵、深汕高鐵、深惠城際等重大交通項目惠陽段規劃建設逐條落位,深莞惠紅色干線、深汕西高速改擴建等連深通道火熱推進。
“審視自身,經過多年打基礎、謀發展,惠陽發展的比較優勢逐步凸顯?!钡詡ヤh在此次黨代會報告中細數惠陽融深的四大優勢。
翟偉鋒作報告。
翟偉鋒介紹,從交通區位來看,惠陽地處大灣區東部,緊鄰深圳東莞,既是惠州融深的“橋頭堡”,又是深圳東進的“第一站”,坐擁惠州機場、惠州南站、高速路網綜合交通體系,隨著深汕高鐵、廣汕鐵路、深惠城際等軌道交通和惠州“豐”字交通路網的加快建設,惠陽交通區位優勢將更加明顯。
從發展空間來看,惠陽全域面積 917.18平方公里,當前土地開發強度只有18.6%,約等于深圳、東莞的三分之一,國土空間開發仍具有較大潛力,可為高端產業和創新要素落地提供充足的土地資源保障。
從產業基礎來看,近年來惠陽堅持產業優先發展思路,高標準規劃建設六大產業平臺,初步形成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主導、智能移動終端、智能家居兩大產業集群協同發展的智能制造產業基礎優勢。
從發展成本來看,相比周邊發達地區,惠陽土地、住房、消費等綜合成本有比較優勢,且生態環境優越,有利于吸引優質項目、優秀人才集聚發展。
關鍵詞:7個體系
打造“深圳先進產業外溢首選地”
如何加快融入深圳都市圈發展,奮力譜寫“智造高地·活力惠陽”新篇章?翟偉鋒在報告中提出著力構建深惠協同發展體系、現代綜合交通體系、現代高端產業體系、新型城鄉建設體系、綠色發展體系、基本公共服務體系、綜合治理體系7個體系。
“強化規劃對接引領,著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深惠協同發展體系?!钡詡ヤh提出,科學找準惠陽在深圳都市圈的發展定位,明確惠陽的城市功能、產業方向、區域定位,牢牢把握深惠同城、融合發展這一大趨勢,按照功能錯位互補、交通互聯互通、產業協同發展、社會共建共治、公共服務共享的規劃理念,全面加強與深圳各區特別是相鄰的龍崗、坪山在國土空間、產業布局、交通路網、市政設施、環境保護、民生事業等領域的規劃對接。
報告還要求精準對接深圳發展所需,充分發揮惠陽臨深區位交通優勢、土地空間優勢、生態環境優勢,統籌推進惠陽國土空間、產業發展、園區布局、環境保護、鄉村振興等規劃融合,加快打造生產生活生態“三生融合”的協同發展戰略平臺。
翟偉鋒提出,圍繞“智造高地·活力惠陽”定位,著力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主體、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現代高端產業體系。立足深惠產業協同發展格局,抓住深圳國土空間局限、優質產業外溢、向外拓展空間的重要機遇,推動深圳產業項目、科創成果與惠陽產業平臺、要素資源無縫對接,積極探索“深圳總部+惠陽智造”“深圳研發+惠陽轉化”“深圳孵化+惠陽成長”等產業協同發展新模式,著力打造“深圳先進產業外溢首選地”。
關鍵詞:比學趕超
以坪山為窗口全面對標學習深圳
“辦好惠陽的事,實現跨越發展,最根本的是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,全面加強黨的領導,建強各級黨組織,提升隊伍戰斗力,煥發創業新激情,凝聚發展大合力,構建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格局,為加快融入深圳都市圈、打造‘智造高地·活力惠陽’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、隊伍保障、作風保障?!钡詡ヤh在報告中說。
他提出,扎實推進新一輪基層黨建三年行動計劃,推動各級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,確保上級決策部署高效落地落實、全面執行到位。圍繞機關黨建高質量發展這一目標,把講政治、守紀律、負責任、有效率的要求貫穿于機關黨建全過程,努力打造運轉高效、服務優質、群眾滿意的模范機關。實施“強鎮帶村、強村帶組”工程,加強村組干部隊伍建設及其權力運行監督,形成以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良好格局。健全完善、用好用活黨建聯席會議、黨群服務中心、“雙評雙優”機制等黨建陣地和制度機制,不斷提高各領域各行業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,打通中心工作落地落實的最后一道關口。
“深入開展比學趕超各項工作,鍛造高素質、敢擔當、善作為的新時代‘鐵軍’?!钡詡ヤh提出,堅持以坪山為窗口全面對標學習深圳,深入實施比學趕超“十大提升行動”,全面提升干部隊伍抓機遇的意識、抓發展的質量、抓工作的標準和抓落實的效率,用特區精神、政治歷練和實踐考驗鍛造一支可堪大用、能擔重任的新時代“鐵軍”。